附近400元三小时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_2024全国各城市凤楼信息_全国空降24小时服务联系方式

古韵椰城的彝家青年——记中铁一局三公司海口市琼山中学扩建项目安全员海德华

时间:2025年06月06日 来源: 作者:《铁路建设报》通讯员 凤志伟 阅读: 字体: 【

  古韵椰城,海天交汇。晨曦中,百年老校琼山中学新大洲校区扩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作为现场安全守护者,彝族青年海德华坚持“吹毛求疵”,用专业和责任“挑刺找茬”,以青春力量筑牢高质量建设安全屏障。

  乡土情怀与工程梦想

  今年25岁的海德华出生于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年少时关于土地和建设的记忆,早在他的心中悄然种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

  2023年,成绩优异的海德华从云南农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顺利毕业,并加入中铁一局三公司。

  初次参与儋州工业园工程建设,海德华满怀信心地想要将理论付诸实践。但在校园里看似简单的测量操作,在复杂的施工现场却变得异常困难。环境复杂多变,建筑物、障碍物多,需要进行多次转点,噪音、粉尘干扰……熟悉的水准仪显得格外陌生,数据偏差给了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当头一击。

  工作失意带给海德华极大的挫败感,也激起了他的胜负心。在师傅和同事的教导下,他选择用最笨的办法来磨练技术——每天选取两个水准点反复测量,变换测量路线,直到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在日复一日的挥汗如雨中,海德华的测量技术逐步提升,梦想萌芽在青春汗水浇灌下拔节生长。

  知难而进竿头日进

  5个月时间的磨练,海德华已经能够独一面。在中山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中,他独自负责大雁村、大岑村现场污水管道施工。

  相较于单一的测量工作,现场管理更加考验智慧和能力,横在海德华面前的第一道难关就是新建管道难以接驳。按照原方案,新建DN300污水管需穿过原有DN1000合流管,经现场实测,需下移40公分才能穿过,但无法接入下游接驳井。改线绕行200米,需要穿越绿化带、避开人行道下的电缆井,协调各产权单位至少就得耗时一周,工期及成本影响巨大。

  那该怎么办呢?海德华苦思冥想时,突然想到了学生时代的一个案例,灵光一闪:在交汇点增设一座交汇井如何?让污水管从井内穿过,雨水则通过井体分流排出。如此一来,既能规避老合流管的标高冲突,又能通过井内调节确保下游排水坡度达标。

  这一想法得到项目部多位技术骨干的认可,经过专业论证并迅速落地,有效保障了项目建设工期和成本管控。

  “这次经历给了我很大信心,也让我对技术管理工作有了更深认识。”看着图纸上的线条逐渐变成地下的管网,海德华脸上的笑容没有断过。

  角色转变与不变初心

  “安全帽带一定要系好,反光马甲也不能忘。”在施工现场,海德华时刻不忘叮嘱作业人员。

  转战海口市琼山中学扩建项目的海德华,因工作需要转岗为安全员。每天第一个到现场,最后一个离开现场,不厌其烦地劝导每一个不良习惯,严肃叫停每一个不安全行为……身份在变,但海德华培养的优良专业素养和工作作风始终还在。

  “就怕经验主义,一时的疏忽大意就有可能出现问题。”想起那次电工作业,海德华仍心有余悸。

  和往常一样,海德华正在进行日检,一个抬头猛然看见电工老李正在弯腰接线,右手捏着剥线钳,左手直接往端子排伸去,这让他的心顿时一跳,立刻喊停了作业。“怎么啦?海大安全员”,这位干了十三年的老电工还一脸疑惑地看向他。海德华快步上前,从工具包里拿出验电笔给老李。“就接根零线,一会会的事,没事的啦”,老李满不在意地说道。“安全绝不能大意”,海德华十分坚持。老李边叹口气,边抄起验电笔往端子上一碰,突然氖管“唰”地亮起红光,吓得老李猛地缩回手,额角的汗瞬间流了下来。“多谢安全员!”缓过神来的老李连连道谢。

  坚持、较真、专业已经成了海德华的标签。每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拼,他总是调皮地用彝语说道:“啊尼帝哈古(音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热爱工作。

  

  工作中的海德华

责任编辑:刘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