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乌蒙山,滔滔北盘江。在黔西南层峦叠嶂的喀斯特地貌中,一条钢铁巨龙正蜿蜒穿行,作为全国首条时速250公里有砟轨道高铁实现全工序标准化的示范工程,盘兴高铁以“建维一体、建管融合”的创新实践,在崇山峻岭间书写着新时代铁路建设的新篇章。中铁一局盘兴高铁项目部以“三维突破”擘画时代华章,用“智造精管”铸就钢铁脊梁,通过全生命周期介入、全要素智能升级、全链条闭环管控,实现降本增效、提质增速,提升有砟轨道施工效率62%,为高铁建设树立了崭新标杆。
4月10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在盘兴高铁开展工序标准化现场观摩,总结推广盘兴高铁工序标准化经验,推动新线建设安全、质量、管理再上新台阶。在有砟轨道工序标准化观摩现场,观摩人员对中铁一局盘兴高铁项目部运用先进设备工装、创新施工模式等方面给予高度赞扬,充分展现了中铁一局轨道品牌的专业实力与创新能力。
破局:直面痛点重构施工逻辑
“传统有砟轨道施工就像在施工现场‘打补丁’,工序交叉、反复拆改、成本失控三大顽疾长期困扰行业。”中铁一局盘兴高铁项目总工程师王晓勇站在金州隧道口,指着已完成的标准化轨道工程感慨道。过去,站前标段和站后标段施工交叉干扰、洞口防护滞后、道砟污染离析等痛点,导致工程线安全隐患频发、施工效率低下。
面对困局,中铁一局联合贵阳高铁工务段协作共享,通过深度应用成都局集团公司“新线介入管理系统”理念,创新构建“五位一体”管控体系,将设计、施工、监理、运维、监管五方力量整合为创新共同体。在沪昆客专贵州公司统筹下,项目团队将39项运维需求前置转化为施工标准,严格执行“三早”介入机制,即早参与设计审查消除结构缺陷,早介入施工策划优化工序衔接,早预控质量风险降低返工率。
“我们提前三个月完成所有洞口防护工程,以及隧道清洗、过轨管道施工等十项前置条件,全部达标后才允许上砟铺轨。”项目部技术负责人何继荣展示的施工日志显示,通过严格执行“前置十项条件”,工程线施工计划数量同比下降52.8%,小平车使用率归零,创造了零事故的施工纪录。
立标:智能装备赋能工艺革新
走进盘兴高铁铺轨基地,智能化施工场景令人耳目一新。北斗定位自动巡航的CPG500铺轨机组精准布枕,双驱压路机将道砟密实度稳定在每立方厘米1.75克以上,轨枕定位机器人和智能数显螺栓机器人执行毫米级精调作业。“这些‘黑科技’让施工精度实现了质的提升。”项目部设备部部长王生国说道。项目部引进13类智能工装,构建起“智能摊铺-精准捣固-数字精调”的全流程智控体系。
在兴义南站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正进行道岔闪光焊接技术攻关。传统铝热焊合格率仅85%,而项目部投入使用的移动式窄体闪光焊轨机的数控闪光焊合格率达100%,屏幕上显示焊缝平直度0.1mm/1m的优异数据。通过“一站一案、一岔一案、一日一案”精准施策,以及“恒定位移控制”技术创新,项目团队攻克小空间焊接难题,目前已完成的9组道岔焊接一次成型,创造了西南山区高铁焊接质量新纪录。
然而,更令人瞩目的是项目部创新运用工具件租赁循环使用的模式,通过租赁倒替模式,项目部减少采购83万块扣件,单此一项就节支867万元。这种“以租代购”的轻资产模式,不仅降低了建设成本,更为后续线路维护储备了可循环利用的备品资源。
增效:创新驱动激活降本密码
在项目部会议室的墙上展示着工序标准化带来的效益跃升:精调费用下降50%,精捣遍数由6遍压缩至3遍,整体建设成本节约2000余万元……这些数字背后,是“基础质量换降费空间”的创新激励机制在持续发挥作用。
“我们利用技术手段,确保每公里道砟摊铺量控制在2200立方米,看似增加成本,实则通过增加密实度减少后期精捣的投入。”项目部商务部长尚新澳算了一笔精细账。项目部全面落实轨道工程18项技术卡控标准,兑现精捣精调13项准入条件,将移交精捣TQI(轨道质量指数)由原来的7.0提升至4.5,较传统施工提升40%;自主研发的轨枕定位机器人实现间距偏差±5mm,精度提升4倍。正是这种“前端重投入、后端大节约”的辩证法,让项目在质量与成本间找到黄金平衡点。
在万峰林隧道铺轨现场,工务段介入组组长陈宇正带队验收:“过去验收是‘秋后算账’,现在我们是‘过程共管’。”通过18项工序介入标准、26人专业团队全程驻场,建设方与运维方形成“质量共建、成本共担”的新模式。这种深度融合使线路缺陷率下降78%,真正实现“建得好、改得少、用得久”。
融合:建维一体锻造品质工程
三组场景的对比生动诠释着盘兴高铁有砟轨道工序标准化带来的质变:传统施工机械碾压道砟造成道砟离析,而智能摊铺模型呈现着如沙漠波纹般均匀的砟面;铝热焊模型显露着粗大的焊瘤,闪光焊截面却光滑如镜;旧模式扣件散落堆积,租赁倒替模式下的工具件整齐编码。这些具象化的革新,正是中国高铁从“建造”向“智造”转型的缩影。
“工序标准化不是简单的流程固化,而是建设理念的颠覆性变革。”项目负责人刘超红在成都局集团公司工序标准化现场观摩交流会上说道。当穿山越岭的钢铁巨龙与智能建造的科技脉搏同频共振,当建设者的智慧结晶融入每一根轨枕、每一颗道砟,盘兴高铁正以“建维融合树标杆,工序标准铸精品”的生动实践,为中国高铁高质量发展写下新时代注脚。
如今,站在盘兴高铁建成段眺望,崭新的钢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条凝聚着创新智慧的“山地高铁”,以工序标准化的创新密码,为中国高铁建设开辟出一条质量更优、成本更低、安全更高的新路径。当汽笛声响彻乌蒙山谷,人们看到的不仅是穿山越岭的钢铁通途,更是中国建造走向世界的铿锵步伐。
迎来成都铁路局集团公司工序标准化现场观摩
盘兴铁路全线铺轨启动仪式
全线正式开铺
新型多功能长钢轨牵引车铺轨作业
观摩新能源钢轨除锈打磨机
观摩移动式窄体闪光焊轨机焊接道岔作业
惯导小车测量数据
智能数显螺栓机器人
盘兴铁路功能型联合党支部启动仪式在项目铺轨基地举办
成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