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400元三小时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_2024全国各城市凤楼信息_全国空降24小时服务联系方式

每米皆硬仗,初心践担当——渭南市重点民生工程站北街泄洪通道项目穿涌而进

时间:2025年06月12日 来源: 作者:李康 苟宏安 聂莉洁 阅读: 字体: 【

   陕西渭南,是中铁一局八公司的摇篮,这里珍藏着无数桥梁人的记忆与梦想。如今,八公司再次回到这片热土,以建设渭南市重点民生工程——站北街泄洪通道工程为新的起点,既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于发展的接力。

  站北街泄洪通道项目西起韩马陂塘,沿3号沟和站北街向东敷设,终点至沋河西岸,全长3723米。该工程的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建成后不仅将实现“洪水不入城”的目标,有力守护临渭区90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将助力城市生态环境改善,打造人水和谐的美好环境。

  破泥冲涌,坚毅前行

  项目建设面临的复杂局面,是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历史因素的叠加。站北路街道作为城市老街,地下管网与构筑物历经多年叠加铺设,纵横交错、盘根错节,加之塬上径流持续补给,形成了异常丰富的地下水系。经年累月间,部分管道破损渗漏,导致局部地质条件发生显著变化,实际地质情况与勘测数据存在差异。

  项目负责人曾明亮介绍:“地面6米以下均为饱和软黄土,这种土质不仅含水量高,而且渗透系数极低,施工中,频繁发生的突泥突水,让开挖作业举步维艰,不得不采取‘开挖→止水→加固→开挖’的间断式施工模式,极大地制约了工程进度。”

  挖着挖着就突然冒水、涌泥,光8、9、10、12、14号五座工作坑,发生了十几次突泥突水!15号井最严重,顶管机被迫停工了整整15天!”技术负责人李高强回忆。

  为此,项目部积极采取超高压多重管高压旋喷桩、袖阀管、井内超前小导管双液注浆、回填反压等多种方式进行加固和处理,确保基坑开挖安全及道路通行安全。

  针对15号井的特殊情况,项目部一边应急抽排水,一边积极寻求处理措施,并快速给出三条应对之策:一是调整出土工艺,将“波带轮”工艺调整成“炮筒”工艺,避免大量涌水积于机头造成事故;二是补充注浆孔,采取加大注浆量、管道外壁涂蜡等措施,减小顶进阻力;三是启动“中继间”,将原有顶管机“一分为多”,以“接力赛”形式,逐步向前掘进。

  针对频繁出现的突泥突水问题,渭南市住建局先后多次组织地质勘探、隧道工程、水文地质等领域的专家,到现场“把脉问诊”,并实施“全天候督导”。市住建局局长杨宇英强调:“地下工程是城市的‘生命线’,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泄洪通道工程打造成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精品工程。”

  中铁一局八公司也迅速成立生产工作组,并于5月23日进驻项目。在八公司安全质量总监余伟的带领下,迅速构建起“早交班明任务、日调度抓落实”的闭环管理机制,同步启动资源调配“加速键”,全面激活项目建设的“一池春水”。

  截至6月9日,项目11座工作(接收)坑已完成6座,剩余5座已完成79%;顶管通道累计掘进1278米,占总里程三分之一;总施工任务量合计过半。

  “泄洪通道工程也是我们阔别多年,再次回归渭南市场的‘家门口’工程,困难再大,大不过我们的决心;挑战再巨,敌不过我们意志如钢!我们一定要为老家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中铁一局八公司总经理王刘勋说道。

  一枝一叶,守护民生

  “泄洪通道工程全程深潜城市腹地,在车流不息的道路下方掘进,这里通信、供电、燃气、军缆、给水及雨水……管线密布,任何细微扰动都可能引发城市机体的连锁反应。”八公司副总工程师杨伟锋说道。

  为此,项目部编织起“天罗地网式”的管线探测和防护体系。首先是强化人工排查,项目组织经验丰富的工人组成“探管突击队”,拿着洛阳铲,以半米为网格,实施“地毯式问诊”;其次是与产权联动,先后与燃气、电力、通信等7家单位共享加密图纸,同步开展“开膛验管”行动;三是强化溯源勘测,邀请溯源单位进场,启用管线陀螺仪、机器人等手段,为施工装上“透视眼”。

  管线最为复杂的Y16-Y17段,项目部5月10日开始,5月19日完成光缆、军缆、燃气迁改,5月23日探明自来水准确位置……仅用半个月就完成管线排查及迁改工作。

  作为渭南市区的主要交通要道,站北街两侧建筑林立,最近的建筑物距工作井仅7米,且大多为多层砖混结构,抗倾斜能力差,为此,项目采取了三项措施为安全生产护航:首先,在周边建筑关键部位布设高精度沉降观测点,实时采集数据,一旦数据接近预警值,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其次,对既有建筑进行“地毯式”排查,精准掌握建筑的使用状态;最后,采用“阶梯式”分级降水工艺,“抽丝剥茧”般将沉降影响降至最低。

  中铁一局八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秦定松要求:“民生工程是守护群众幸福的基石,无论工期多么紧迫,地质条件多么复杂,都必须以如履薄冰的谨慎、枝叶关情的担当,全力守护周边居民的安居生活,让民生工程真正成为安心工程、暖心工程。”

  余伟表示,项目部即将迎来“流塑状黄土地层顶管作业”的挑战。该地层含水率极高、土质松软,常规“土压平衡”施工法难以奏效,必须改用“泥水平衡”法。对此,项目部已从优化设备选型、强化施工监测、创新泥浆处理技术、引入专家团队等方面做足了准备。

  回归,是为了奔赴更壮阔的新生。渭南泄洪通道项目,不仅承载着护佑万家安澜的使命,更是桥梁人对故土家园的真情守护。中铁一局建设者将以匠心为笔、责任为墨,将这项民生工程打造成经得起风雨洗礼、盛得下万家期许的品质工程,让滔滔洪流化作安居乐业的永恒注脚。

  

  顶管施工启动“中继间”  

  

  Y6顶管机进场

  

  Y6-Y7段顶管施工

  

  从Y6井井底仰看

  

  Y15-Y16顶进管内景象    

责任编辑:张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