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淮北平原上,淮宿蚌城际铁路正加速延伸。中铁一局项目一分部自2022年4月进场以来,历经近千个日夜的奋战,终于将9公里长的施工蓝图变为现实。项目团队始终秉持“干就干最好、争就争第一”的信念,以匠心与担当,在安全、质量与效益三大关键环节持续发力,稳步推进工程建设,书写着桥梁建设的卓越篇章。
智守“稳局关”:严守底线,科技护航
中铁一局淮宿蚌城际铁路工程站前III标一分部承建京台高速特大桥165号墩(含)到425号墩全长9千米的施工任务。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跨京台高速矮塔斜拉桥、标段重难点工程浍河连续梁等涉及众多高空作业、深基坑、跨路跨航、大型吊装……让项目的安全风险陡然升级。
没有安全,一切归零!项目部将安全生产置于工作首位,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责任,从严从紧推进各类安全专项行动,强化全员安全教育、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
针对跨高速作业,选用先进的菱形挂篮,定制新型标高调节装置,采用全封闭防护,有效防止坠物风险,并提升工效;引入“智能监测系统”对挂篮进行实时监控,数据分析预警潜在风险,在关键部位安装远程监控系统并接入智慧中心,主要管理人员手机安装监控APP,“移动式”安全巡查,实现安全管理可视化;每日坚持班前安全讲话和班后总结,项目负责人闫锋每日带队巡查,立查立改,坚决消除隐患……通过这些严密的措施,为项目在高风险施工阶段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稳住了建设大局。
力保“生命关”:匠心独运,质量制胜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更是企业的生命。项目团队始终秉持“匠心建造,尽善尽美”的质量理念,将匠心融入每一道工序。
面对跨京台高速矮塔斜拉桥32根直径2.5米、桩长超百米的钻孔桩,技术团队开展专项科研,通过埋设传感器实时监测桩身受力、偏斜等情况,用数据指导施工,32根桩全部被检测评定为Ⅰ类桩。在跨浍河连续梁深基坑施工中,项目团队积极与设计沟通,将防护桩优化为锁扣钢管桩,既节约了成本、压缩了工期,又降低了风险。
紧邻京台高速的承台施工,风险极高,项目采用“钻孔灌注桩+高压旋喷桩”的工艺进行防护,并对高速公路进行持续沉降监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分层浇筑、预埋冷却水管和测温元件等措施,项目班子轮流盯控,确保万无一失;挂篮施工中,创新采用“反支点千斤顶”预压工艺,将单个T构预压时间缩短至2天,且荷载更均匀、成本更低;对于跨京台高速矮塔斜拉桥的“生命线”——斜拉索,测量人员优化施工顺序,采用“二次精确”定位法,确保索道管安装精度;无砟轨道施工前,创新性地通过水箱压载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并复测核对线形,有效规避了桥体后期位移对轨道标高的影响。
与此同时,项目部积极推广“四新”技术,承台桩头采用双环切工艺保证质量,多项QC成果获奖,科技与匠心的深度融合,为打造桥梁精品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算“效益关”:全程管控,降本增效
效益是企业的生命线。项目部自成立起,就将责任成本作为管理底线,树立起全员成本管控意识。
公司后台深度参与项目履约商务策划,全面梳理盈亏点、识别潜在风险。项目部严格执行策划,以经济活动分析为抓手,强化过程成本管控,刚性落实大商务管理要求,荣获了股份公司“大商务管理先进项目”等多项荣誉。
物资管理体现智慧前瞻。项目部精准研判市场,在砂石料价格上涨前提前备料,有效规避了成本上涨的风险。在模板采购上,采用“通用模板+调节模板”组合方案,提高了周转率,完工后还可以调剂给兄弟项目,分摊成本。
日常管理中,坚持“总量控制、限额供应”,推行钢筋定尺采购、砂石料过磅扣杂等精细化措施,“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在项目部蔚然成风。与此同时,项目领导班子带头深入一线,主动关注劳务队伍诉求与成本,以“劳务队伍成本也是项目成本”的理念,实现了效益与进度的双赢。
如今,项目建设已进入收官阶段,从中标时的铮铮誓言,到如今桥梁巍然屹立,中铁一局建设者们用智慧和汗水连克难关,以最后的冲刺,为淮宿蚌城际铁路的顺利通车贡献着中铁一局的桥梁力量与央企担当。

跨京台高速矮塔斜拉桥全貌

班前安全警示教育

挂篮上的智能监测系统

浍河连续梁中跨合拢

跨京台高速矮塔斜拉桥

荣获先进项目部

拌合站喷淋

项目建设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