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工匠】雨季中的“坚守者”——记圭亚那高速公路项目生产技术部副部长邵双星
在遥远的南美洲圭亚那共和国,一段关于发展与合作的宏伟篇章正在蓬勃书写。中铁一局三公司参建的圭亚那高速公路项目,如巨龙般蜿蜒铺展,成为连接东岸与西岸的重要纽带。这条道路不仅承载着当地民众对便捷出行的热切期盼,更架起了中圭两国深化友谊、共创未来的桥梁。
然而,突如其来的雨季,为这场“筑梦之路”带来严峻挑战。暴雨如注,肆虐大地,原本有序的施工现场瞬间沦为泽国,地质松软如泥,工程推进陷入“生死鏖战”。在困难重重之际,有一位工程人迎难而上,集结起施工战线的中坚力量,如灯塔般屹立风雨之中,他就是项目生产技术部副部长邵双星。
“排水不畅,施工就像在水中搭积木,分秒之间便可功亏一篑!”面对泥泞不堪的工地,邵双星眼中透着坚毅。他深知排水是攻克雨季困境的关键,毫不迟疑地提出并主导实施“临时排水与永久排水沟穿插施工”的应急方案。
在邵双星的指挥下,团队迅速部署,在高水位区优先开挖导流沟,为暴雨找到“出路”;同时,将原定后期施工的永久排水节点提前,采用“快开挖、快成型、快封闭”的“三快”作业法,与时间展开一场争分夺秒的竞赛。每一场短暂的晴天,都是天赐良机,他和团队如饥饿猛兽般紧紧抓住,抢工突击,稳步推进工程进度。
清晨未亮,邵双星总是第一个踏入工地,泥泞阻挡不了他前行的脚步。深夜灯下,他反复研判数据、优化工序,就像一位沙场统帅,在为即将到来的“战役”制定作战图。
作为工程师,邵双星以技术立身,攻坚克难;作为管理者,他以担当为魂,凝心聚力。为激发士气、稳控进度,他身先士卒,带领技术骨干在关键节点轮流带班,以“24小时双班倒”与“5+2”作业机制抢抓工期。
用脚步丈量热带土地,用汗水书写奋斗篇章,邵双星或许不是最耀眼的那位建设者,却是最值得敬佩的人。在这条通往未来的高速公路上,他将专业融入每一段施工日志,将坚守烙印在每一个施工细节,以实际行动让圭亚那人民看到了中国工程师的实力。
工作中的邵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