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身边的工匠】这个技术主管有点“刚” ——记大朗厂房项目技术主管屈拓
平凡岗位的坚守,让他从懵懂的“职场新人”蜕变为独当一面的技术主将;项目工地上的摸爬滚打,不仅积累了扎实的技术功底,更淬炼出沉稳的人生底色。从初入职场的青涩少年到能扛重担的技术骨干,七年时光里,企业见证着他的成长轨迹,他也用脚步丈量着每个项目的提质之路。
屈拓,这个被工地日光晒得皮肤黝黑的年轻人,眼里始终闪烁着对工程事业的热忱。从2018年踏入工程行业那天起,钢筋水泥的世界便成了他挥洒青春的舞台。
2018年7月,刚走出校园的屈拓带着课本里的理论知识,一头扎进三公司怀邵衡铁路项目的生产技术部,成了一名见习生。铁路施工的图纸像一本厚重的“密码书”,规范标准更是密密麻麻的“红线准则”。他把“规范是施工的指南针”刻在心里,每天抱着图纸追在老师傅身后,在铁轨旁、桥墩下对照学习测量放线、工序衔接。白天在烈日下记录数据,汗水浸透工装也浑然不觉;晚上在办公室整理笔记,把“钢筋间距误差超标”“保护层厚度不足”等问题一一标注,直到弄懂每个技术细节?!案绽词绷纸钚秃哦既喜蝗?,只能靠‘笨办法’补短板,多跑现场、多问多记”,他总说这段在铁轨间穿梭的日子,为他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2018年11月,屈拓调任梧州市城市提升改造项目技术员。城市道路下的管线像“地下迷宫”,道路施工更是直接关系着市民出行。他严格遵循“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在尘土飞扬的路段里盯着路基压实度,趴在管道旁检查接口密封性。有次暴雨过后,发现雨水管道接口渗水,他连夜组织工人开挖返工,手电筒的光束在泥泞中晃动,直到凌晨三点确认接口严密后才拖着满身泥浆离开。“城市项目连着千家万户,技术上差一毫米,群众出行就可能添堵,”他抹着脸上的泥水印说。
2019年3月,梧州市水厂一期EPC项目成了他的新战场。第一次接触EPC模式的他,要同时协调土建、设备安装、管道铺设等多个专业,像在“搭积木”般确保每个环节严丝合缝。设备安装师傅的工艺术语听不懂,他就白天蹲在安装现场当“学徒”,记下设备型号、接口参数;晚上对着规范画节点图,把土建施工与设备就位的衔接细节标成“重点色”?!癊PC项目就像交响乐,每个专业都得按节奏来,错半拍就乱套了”,这段跨专业的历练,让他从“土建专才”成长为能统筹协调的多面手。
在梧州市长洲岛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近三年里,屈拓把“群众安居梦”扛在肩上。棚改房的每面墙、每根梁都关乎百姓几十年的居住安全,他对质量的把控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一次检查中发现墙体砌筑砂浆饱满度不够,施工队负责人觉得“小问题不碍事”,他却当即叫停:“现在偷工减料,将来群众住得不安心,我们良心难安!”带着工人把不合格的墙体拆了重砌,直到检测数据达标才罢休。工人们都说:“屈工平时笑眯眯的,可一沾质量问题就‘认死理’,半点情面不讲?!?/p>
2023年,屈拓在提升专业能力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成功考取了一级建造师资格证书。这不仅是对他多年技术积累的肯定,更为他在项目管理和技术把控方面增添了坚实的专业底气。这一年,桂林教育基础建设项目的教学楼里留下了他的足迹,贺州市城市品质提升改造工程的街巷间也印刻着他的身影。在学校项目中,屈拓严格监督梁柱钢筋绑扎工作,强调“孩子们的教学楼,安全标准必须再提升一档”。在老旧小区改造现场,他优化施工方案,将噪声较大的工序安排在工作日白天,以确保“施工不影响老人的休息”。某次高温天气,一名工人未佩戴安全帽就想进入施工现场,刚从楼上检查下来的屈拓立即拦下,严肃指出:“安全帽是‘保命帽’,你看这些事故案例,多少意外正是因为少了这一步!”在??畈⒔步獍咐?,工人们从此都戏称:“屈工的‘火眼金睛’专盯安全漏洞。”
2025年,屈拓来到了东莞大朗厂房项目任项目技术主管。电子厂房的地下工程是“根基中的根基”,他从桩基施工就盯得格外紧。当发现桩基钢筋笼套筒连接不合格,施工队想“蒙混过关”时,他斩钉截铁地叫停:“电子厂房承重要求严,现在开‘天窗’,将来设备运转出问题谁担责?”面对施工队的争执和言语威胁,他寸步不让:“我守的是技术底线,更是几百号工人的安全线!”最终监督队伍整改达标,为厂房筑牢了“地下生命线”。
从怀邵衡铁路的见习生到东莞大朗的技术主管,屈拓在七年时光里,把青春种进一个个项目的土壤里。他就像万千筑路人的缩影,用“刚”劲守着质量底线,用热忱温暖着工程岁月,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青春无悔”的答案。而那些他参与建设的道路、楼房、厂房,正成为城市生长的年轮,记录着这份坚守与热爱。

工作中的屈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