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提升行动丨以“数智赋能”践行“粮草官”的硬核担当
在行业变革浪潮与市场竞争的双重考验下,工程建设如同行军作战,项目一线“将士”的冲锋陷阵,离不开后方“粮草”的强力支撑。近年来,四公司物资机械管理部始终秉持“效益为先、质量为本”的作战纲领,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主人翁意识,将每一项施工保障任务化作精准攻坚的作战指令,通过数智化转型与全链条管理创新,持续构建高效协同、风险可控、智能决策的作战体系,在后方保障的战线上,书写着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近日,在中铁一局2024年度物资设备管理考核评比中,四公司凭借在物资精准保供与设备高效管理上的突出贡献,成功包揽“物资管理优秀单位”与“设备管理优秀单位”两项荣誉。这份含金量十足的“双优”荣誉,既是对四公司物资机械团队硬核实力的充分肯定,也为迎接新一轮挑战吹响了奋进的号角。
紧盯关键指标,精准保障“粮道”畅通
围绕上级部署要求、紧盯关键指标的完成情况,是保障本领域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避免“孤军奋战”的生存法则,更是凝聚攻坚合力、提升工作质效的作战指南。
▲荣获中铁一局职工岗位胜任力大赛供应链管理比赛二等奖
推进两级物贸集采,筑牢降本增效“主阵地”?!凹胁晒菏墙当驹鲂У纳撸迪窒钅咳哺遣⒎且资隆!惫疚锘坎砍ふ孕∏刻寡?,“新开工项目,尤其是铁路项目钢材、水泥需求大、成本占比高,如何通过推进两级物贸集采,切实压降采购成本,给了我们不小的压力。”包银铁路项目刚开工时,内蒙区域水泥生产厂商试图联合抬高市场价格。面对这一不利局面,公司物机部主动下沉一线,迅速联合物贸公司及后方资源,果断决策:一方面延迟招标时间,打破供应商的价格同盟预期;另一方面积极对接区域外优质水泥厂家,引入竞争。通过多方协同和精准施策,最终成功破局,不仅确保了顺利融入集采,更在价格上争取到了主动权,为项目节约了可观的采购成本。
▲宜涪铁路项目智能化拌和站
正是凭借这种攻坚克难的精神和精准的策略,2024年,公司成功推动自永高速、峨边大桥、平庆铁路等30个在建项目全面融入两级物贸钢材、水泥集采,集采金额超8亿元,通过规?;攀坪透咝У募鄹袼ɑ疲灾档土宋镒什晒撼杀?。
整合二三项材料资源,织密规范采购“防护网”。二三项料种类繁杂、采购频次高、供应商分散,是物资管理的难点。为扭转这一局面,公司物机部积极落实中国中铁及中铁一局关于供应链建设的要求,着力解决这一痛点,打出区域联采锁定核心供应商+数字化商城灵活补充的组合拳。结合公司项目分布,分区域开展二三项料区域框架招标,通过集中招标遴选了一批实力强、服务优的区域核心供应商;同时,利用数字化商城高效处理零星采购需求,显著提升了管理效能,全年二三项料集中采购金额达3亿元?!跋衷诓晒毫鞒坦娣读耍矢吡?,成本也更可控,物资管理系统的作用也更加突出”赵小强介绍道。
▲高原铁路项目中心料库
激活技术服务潜能,延伸市场经营“业务链”。依托在隧道关键设备制造领域的专业积累,公司全力支持机械修造厂“走出去”,主动叩开行业市场大门,成功承接了兄弟单位及外部企业的设备制造任务,合同总额突破400万元。同时,公司物机部积极拓展盾构施工全链条专业技术服务,涵盖设备操作、维保、监控测量、技术指导等领域。“目前,我们对外提供专业服务的盾构区间累计掘进里程已超过4500米?!蔽锘扛辈砍ず”硎?,“这不仅延伸了我们的业务链,也为企业核心施工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深耕供应体系,高效盘活“库存”质量
物资供应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供应链不稳,项目推进就处处受制。公司物机部副部长刘洋介绍,面对供应商分散、地材价格波动大、采购流程复杂等现实挑战,物机部将提升供应链韧性作为重中之重,以构建优质供应商生态、严控地材资源、深化框架集采作为发力点,全力保障物资供应稳定、高效与经济。
▲盐宜铁路项目智能化拌和站
为“粮仓”请来守护者。过去,供应商数量多、规模小、管理难,采购效率低且风险高,是困扰物资管理的普遍难题。一个项目可能要对接几十家供应商,资质审核、合同签订、履约跟踪耗费大量精力,质量风险也难以把控。针对这类情况,公司物机部经过多次讨论,最终决定采用供应商“星级供应商建设”计划。公司物机部摒弃“广撒网”模式,建立严格的招募标准、引入动态评估机制,聚焦钢材、水泥、商混、地材等核心物资,西南区域成功引入并培育了117家综合实力强、信誉良好的供应商。这就像为物资供应体系挑选了可靠的基石,通过集中需求量和建立长期互信,不仅简化了管理流程,提高了响应速度,更显著增强了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和稳定性。2024年,地材集采超1.4亿元、商品混凝土集采超2亿元。
▲西渝高铁项目双机三臂凿岩台车作业现场
把“粮仓”建到工地旁。地材价格频繁波动、运输受限导致供应中断,曾是项目物资保障的“心头之患”?!坝绕涫瞧兜厍钅?,遇到市场波动或雨季,材料进不来,只能干着急?!蔽饔甯咛钅课锘扛涸鹑死罱匾淦鸪跗诶Ь呈比愿锌纳?。如今,作为全线首个验收通过的地材加工厂,材料成本降幅近半,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有效破解了隧道施工弃渣堆积的难题。为从根本上掌握供应主动权,降低成本和断供风险,物机部果断推行地材资源本地化策略——在西渝高铁项目、康新公路、西昭高速等7个材料需求量大、外部供应稳定性较差的项目,因地制宜建设了地材加工厂。“这相当于在项目前线建立了自己的‘资源补给站’。”刘洋说道。截至目前,这些加工厂累计生产高品质砂石骨料超过250万吨。实践证明,这一举措不仅大幅降低了采购成本,更重要的是像为项目装上了“稳定器”,即使在市场波动或特殊时期,也能保障地材的持续稳定供应,让项目建设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平庆铁路项目智能化钢构厂
给“粮仓”铺设快车道。彩钢房、土工材料、木材、盾构材料等规格型号相对固定,项目采购频次高,但传统采购模式效率低、成本高。为提升此类物资的采购效率和产品质量,公司物机部充分利用中铁一局专项物资采购体系,大力推进框架协议集中采购模式的应用,先后推动渝万高铁、兰合铁路、平庆铁路等15个重点项目成功与30余家框架内优质供应商达成合作。通过框架集中采购体系完成采购金额超过1.6亿元,极大提升了供应链整体运行质效,不仅保障了项目需求,也为企业集约化采购管理提供了成功范例。
“这种模式的优势非常明显”。平庆铁路项目物机部负责人闫海荣谈到,“流程得以简化,省去了重复招标。通过集中议价,锁定了更优惠的价格,并且供应商服务更有保障,响应更快,实现了采购效率和成本效益的双提升?!?/p>
夯实信息化建设,赋能强化“粮草”管控
面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浪潮,公司物机部深刻认识到,信息化是穿透管理壁垒、提升效率效能的关键。公司聚焦物资设备管理核心环节,将“销号制系统”和“机智管家系统”作为两大主攻方向,以科技赋能驱动管理革新。
▲机智管家后台管控界面
让材料消耗看得见、管得住?!耙郧跋钅坎牧舷闹饕咳斯ぜ锹己途榕卸?,超耗了往往事后才能发现,管控很被动?!绷跹笾缸诺缒陨系氖凳笔萁樯?,自物机部持续推动销号制系统在项目落地后,情况大为改观。这套系统已在公司78个在建项目全面部署,构建起覆盖材料计划、申领、发放、消耗、结算全流程的数字化管控网络。
通过限额发料、实时统计、动态分析、智能预警、在线结算五大功能,实现了物资消耗管理的“全链条可视、全过程可控、全环节可溯”,从根源遏制材料超耗,扭转了以往“事后止损”的被动局面,有效推动物资管理由粗放向精细的转变。
▲销号制系统后台数据管控界面
让设备管理跑得快、用得省。在设备管理领域,“机智管家系统”则扮演了效率提升的核心角色。公司物机部主动下沉一线,深入调研系统使用中的痛点,持续优化流程,并将大量线下业务迁移至线上平台。通过与技术后台紧密协作,共同开发实用???,切实打通了部门与各项目之间的数据壁垒。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跑腿少、审批快。计划、合同、结算、支付全流程线上办理,再也不用抱着一摞单据到处找人签了。关键是公司后台能实时看到数据,对设备租赁控制特别严,倒逼我们精打细算,利用率自然就上去了?!逼角焯肺锘扛涸鹑算坪H俜蠢〉馈?/p>
锚定“一局质建,”聚力提升“品牌”价值
2024年6月,中铁一局召开的隧道品牌建设推进会为公司平庆铁路建设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经研究决定,依托平庆铁路杏林村隧道打造“一局质建”品牌。
▲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盾构机掘进作业实现精准贯通
精准定制,打造“专属工装”。打造“一局隧道”专业品牌的战略提出后,公司物机部将目光投向隧道施工的效率与安全提升,指导机械修造厂深度调研项目需求和市场反馈,紧密对接客户期望,致力于通过量身定制的标准化工装解决方案,为“一局质建”注入硬核支撑。
从场地布置到施工组织、从临建方案到设备选型,公司物机部深度参与,协同公司机械修造厂定制了隧道智能仰拱栈桥、全液压智能二衬台车、防水板铺设及钢筋台车、拱架安装机、多功能沟槽台车等智能工艺工装。
从研发到交付,实施全链条精细把控,确保每套工装精准服务现场,成为提升效能、彰显品牌的关键利器。对此,赵小强深有体会:“定制化不是增加成本,恰恰是‘一局质建’提升品牌竞争力的关键实践?!彼倮傅剑呕杓频闹悄芴ǔ?,不仅显著缩短了循环作业时间,减少了人工投入,其集成的实时监测系统更大幅降低了地质风险带来的潜在损失和返工成本,有效避免了资源浪费。
▲举办物机部长能力提升培训班
数智升级,拓展“市场版图”。4套智能化工装研发成功,量产14套——这是四公司物机部推动隧道施工智能化升级的硬核答卷。公司持续将新型、智能化隧道工装引入渝万高铁、兰合铁路等项目,为企业智能化隧道工装品牌注入新动能。这份动能迅速转化为市场认可,9家潜在客户伸出橄榄枝,3家已签署合作协议,智能工装开始在多个项目大显身手。2024年11月30日,中铁一局隧道工装标准化观摩活动在平庆铁路项目举办,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隧道掘进智能工艺工装得到观摩团的高度赞誉。
▲平庆铁路项目智能二衬台车
实践淬炼,锻造“硬核引擎”。面对复杂地质的挑战,专业化装备和精准数据成为破局关键。公司物机部坚持投入先进设备,以精准作业撕开施工突破口,持续采集不同岩层的机械开挖数据,并与传统工艺进行量化对比。公司不断完善、优化隧道机械化施工工艺,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为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筑牢后续工程的技术攻坚堡垒奠定坚实基础。
?逢一必争,有冠必夺。公司物机部正以数智化转型为强劲引擎,于精准保供、高效管理、品牌锻造的前沿上攻坚克难,屡创实绩,切实以“数智赋能”践行“粮草官”的硬核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