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柔肩担重任,巾帼绽芳华 —— 记中铁一局G228 丹东线改线工程项目部商法部部长陈燕梅
在中铁一局 G228丹东线(嘉陵江路西延段)改线工程PPP项目部,有一位深耕工程商务领域多年的 “老兵”,她就是商法部部长陈燕梅。从郑万高铁建设工程的暗挖隧道到G228丹东线改线公路工程的路基、桥涵及明挖隧道,她带着对工程项目商务管理工作的敬畏与执着,用精准的管控、严谨的作风,在项目成本管理一线书写着属于女性的担当与风采。
“公路项目虽与铁路有差异,但成本管控的核心逻辑相通,关键在于把好‘量’与‘价’的关口。” 她常这样告诫团队成员。
拥有多条大型铁路项目计价管理经验的陈燕梅,深知计价工作是项目效益的 “守门人”。刚接手 G228 项目时,由于项目具备的特殊性,陈燕梅积极参与预算编制,为尽快融入此项非常艰苦的挑战工作,她便一头扎进图纸与规范中,逐字逐句研读设计文件,通过熟悉设计院施工图,强化项目预算编制和提升业务水平,精心组织策划,参照施工方案,施工图优化部分重点提前考虑收入,尽可能把推荐的技术方案植入设计文件,结合公路计量规则,掌握清单组价过程,有理有据编制本标段施工图预算。从源头上节约工期、降低安全风险,拓展施工利润空间,提高项目整体收益。把前期预算费用充分做足,做扎实,为后期验工计价提供有力依据。切实提高预算实效,确保项目效益“颗粒归仓”目标。
月度计量是项目成本管控的 “晴雨表”,而现场复核则是计量工作的 “生命线”。每月计量周期一到,陈燕梅总会穿上反光背心,带着卷尺、图纸深入施工一线。无论是烈日下的路基填筑现场,还是泥泞中的涵洞施工点,她都坚持 “眼见为实”,逐一核对已完工程的尺寸、数量与质量。
一次路面基层计量中,施工队上报的工程量与图纸存在细微偏差。陈燕梅当即要求暂停计量,带着团队重新丈量。“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今天松一尺,项目效益就可能少一丈。” 她一边测量一边耐心解释,最终按实际工程量完成计量,避免了超计风险。在她的坚持下,项目累计核减不合理工程量3次,从源头堵住了效益流失的漏洞。对于隐蔽工程计量,她更是格外严格。要求施工队提前报备验收计划,留存影像资料,计量时必须有技术、质检、计合三方签字确认,形成闭环管理。
“计量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而是对项目每一分投入负责”,这是她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团队坚守的准则。
通过积极主动对接业主、监理,梳理已完工程细目,同时通过细化施工原始资料归集(如每日施工日志、施工记录、质检资料、试验资料、材料进场验收等凭证同步建档 )、精准核算成本投入,业主验工计价按照业主文件完整规范整理成册,顺利通过了业主和财政局审核,完成前3期的验工计价工作,做到应计尽计,实现阶段性营收,一定程度缓解资金压力,目前项目在G228丹东改线工程四家参建单位中处于领先地位。
作为项目商法部部长,陈燕梅肩负着项目成本控制、合同管理、计量计价等重要职责。
“计价工作必须在规则内运行,合规是效益的前提。” 这是陈燕梅始终坚守的原则。在合同管理中,她对每一份合同都逐页审核,重点关注工程量清单、付款节点、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确保合同内容合法合规、权责清晰。
在内控管理上,陈燕梅以成本要素管控系统为抓手,紧扣“工、料、机、临时工程、间接费”等五大费用的管控,定期开展经济分析,及时采取措施纠偏,确保施工成本受控。同时推进财商法采“四融合”的工作机制。深入落实商务系统责任预算、对内外结算、统筹收支的三大职能,持续推动项目成本归集由财务主责向商务主责转变。积极加强商采融合深度、落实商务部统管项目所有合同类结算机制,构建相互印证、互为制衡的业务程序,不断强化项目商务在资金自平衡方案执行和推进落实“清收清欠一起管”机制等方面的牵头作用。
从铁路到公路,变的是工程类型,不变的是初心与担当。陈燕梅用女性的细腻与坚韧,在项目成本管控的岗位上精打细算、精益求精,以扎实的业务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用柔肩担起项目商法工作重任,为 G228 项目筑牢效益防线,绽放着新时代中铁女职工巾帼芳华风采。

陈燕梅工作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