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400元三小时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_2024全国各城市凤楼信息_全国空降24小时服务联系方式

详细信息

让保密月永远“在线”

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作者:王玉斌    点击量:

  一年一度的保密月,不仅是特殊的时间节点,更是全社会对保密工作的一次深度反思与再动员。历史与现实反复证明,保密工作不仅是国家核心利益的重要屏障,也与个人生活休戚相关。

  如果说“人类文明的演进是一部战争史”,那么保密工作似一条暗线,贯穿在跌宕起伏的历代军事政治事件的历史长河。相传商末周初,姜子牙发明“阴符”——其以长度各异的符节传递军情,仅君主与带兵将领可破译其中信息,即便送符者被俘情报也不会泄露,为战争取胜增添了关键砝码。《韩非子·说难》中“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的警示,《孙子兵法·用间篇》“所以动而胜人,先知也”的论断,无不印证古人对保密工作战略价值的深刻认知。

  纵观古今中外,因情报泄露而改写战争走向的案例,不胜枚举。鸿门宴上,项伯的泄密让项羽错失诛杀刘邦的良机,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乌江;1600年后的君士坦丁堡战役中,拜占庭工程师泄露战术机密,致使奥斯曼大军攻破千年防线,东罗马帝国就此终结。

  进入现代社会,在军事博弈与科技竞争的双重挑战下,保密工作的战略价值愈发凸显。在我国国防科技领域奋力突破“卡脖子”技术、构建战略威慑体系的关键阶段,原东风 - 31 导弹副总设计师郭万钧为谋取私利,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向境外间谍机构提供涉及战略武器核心技术的机密情报,严重威胁国家安全,使国家长期投入的科研资源和战略布局差一点付之东流。与此同时,据《2024 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络频繁遭受境外黑客组织的持续性攻击,数据窃取、网络窃密、个人隐私泄露等新型安全威胁与日俱增。这些内外部风险的交织,使得新时代保密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与紧迫性。

  值得警惕的是,在和平年代的环境中,部分人员存在严重的认知误区,认为自己的工作、社交圈及日常接触的信息与机密无关,将保密视作他人之职,这种麻痹思想恰恰成为滋生泄密风险的温床。从办公场所随意拍摄的照片可能泄露涉密文件,到竞标资料的不当留存导致商业机密外泄,再到社交平台的信息上传引发企业数据泄露,这些看似微小的疏忽,实则威胁保密安全的典型案例,在“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课程中还有很多被披露。

  要立足岗位做好保密工作,需牢牢把握“态度”与“意识”两大核心要素。态度是行动的根基,唯有主动将保密责任扛在肩上,才能杜绝被动应付的敷衍心态。而强烈的保密意识,则是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防线。这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保持高度警觉,对信息传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从细微之处筑牢保密防线。

  2025年我国第37个保密宣传教育月已进入尾声。每年保密月活动,从张贴海报、发放手册,到举办讲座、开展知识竞赛,从线上的短视频科普,到线下的情景模拟演练,宣传手段可谓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切实抓好保密工作,仅仅停留在保密月的集中活动上,还远远不够。保密月活动不仅是一年一次的宣传教育,更是一次全年行动的号召。保密工作大到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小到与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没人能置身事外,也不应作壁上观。

  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将保密意识内化于心,把保密能力外化于行,秉持“共筑保密防线,公民人人有责”的理念,让保密月永远“在线”。

来源:
】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