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筑牢安全防线 护航精品工程——中铁一局七公司鹤壁区域集群项目安质工作综述
在火箭研发制造基地施工现场,“安全第一”不仅是高悬的标语,更是融入血脉的行动准则。项目安质部通过构建严密的责任体系、刚性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厚植安全文化,成功实现了安全生产形式稳步有序,为打造精品工程提供了坚实保障。施工期间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赢得了属地政府主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的高度评价。
责任精准压实,制度刚性落地。责任落实方面,安质部认真落实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强化“谁主管、谁负责”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原则,明晰各级人员职责与任务,逐级签订《安全质量环保责任书》,织密“人人有责”防护网。制度建设方面,项目深入学习落实公司安全文件精神,立足项目实际,细化制定年度管理目标与重点工作,并修订了《项目安全管理制度二十条》,为安全生产提供坚实支撑,拧紧制度执行“螺栓”。
以标准促规范,以规格保安全。为切实做好项目安全文明标准化建设,安质部系统规划现场布局,编制了《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实施方案》。严格按标准化要求设置工点大门、七牌一图及班前讲评台各4处,并对8处安全通道、120余处洞口及13处各类防护棚等采用标准化防护工具进行防护。
网格落实责任,保障安全生产。项目部严格遵循“谁主管、谁负责”以及“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持续优化《网格化管理实施细则》以及网格化管理巡查记录本,依据作业区域、施工内容和人员配置,科学划分现场网格。同时,安质部建立项目部网格员信息交流群,通过现场检查、对点发送、当日整改、及时反馈的闭环流程,显著提升网格长及网格员的责任意识与工作效率,进一步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全覆盖、无缝隙监督。
以“单”明责,以“卡”避险。结合项目特点,安质部创新编制“两单两卡”安全管理口诀,并配发“两单两卡”,通过开展项目现场施工安全常识考试,促使一线岗位人员对自身岗位“两单两卡”记得住、说得明、做得到,有效打通项目安全管理的“最后一米”,推动安全意识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深刻转变。
实名制化管理,确保有迹可循。项目部采用实名制打卡、现场核对信息、部门联合检查等多种形式,规范项目实名制管理,确保“人、证”统一、准确。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将进场人员的信息、相关证件及三级培训教育等资料进行上传,为其制作实名制信息二维码,张贴于安全帽显著位置,便捷现场核查,保障安全培训全覆盖。此外,还同步建立了项目各班组实名制管理群,班组长每日班前讲话后上传全员照片并签到,结合实名制通道管控,实现人员动态精准掌握。工地实名制犹如“慧眼”,助力人员动态管控、人力优化配置与施工效率提升,它更是安全生产的坚实屏障,通过精准人员管理,确保培训到位,有效降低了事故风险。
安全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高质量发展的基石。鹤壁区域集群项目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如履薄冰”的敬畏之心,将安全管理深植于工程建设全周期、各环节,通过体系化建设、智能化升级、文化力驱动,交出了一份厚重的安全答卷,为项目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安全屏障!

火箭项目全景
火箭项目施工标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