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品茶海选,南京鼓楼区品茶工作室,徐州品茶工作室资源论坛

详细信息

中铁一局七公司: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时间:2025年10月30日????作者:李彤 、邢丽萍、田泽梁????来源:科技管理部,党委工作部

  10月24日,在2025年“中铁一局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BIM)职业技能竞赛上,七公司凭借亮眼表现斩获团体与个人双第一,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蓝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科协成立

  近年来,中铁一局七公司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擎,通过新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切实提升生产经营质效,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着力构建以科技管理部为核心、创新工作室为支撑、企业科协为补充的“三位一体”创新体系,“全员创新、全链创新”模式已初步成型,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框架。

  2019年8月,公司成立李伊萌工作室,2023年又增设科技管理部。2025年8月,公司进一步扩充创新力量,成立韩佳磊创新工作室,专门聚焦既有线施工难点开展技术攻关,为创新体系再添新动能。

  体系建设完善,强化创新保障

  为给创新发展保驾护航,公司从制度、平台、投入三方面持续发力,构建起全方位保障体系。

  科技管理部牵头推进顶层设计,修订《中铁一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工作管理细则》等文件,明确年度技术创新管理方向;落实责任管理矩阵,建立科研活动奖惩制度,同时制定年度科研攻关计划清单、编制科技成果申报指南,构建起以项目为依托、产学研协同、激励考核并重的研发体系,让科研工作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极大激发了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形成“公司科技协会-科技管理部-专业创新工作室”高效管理模式,在重点项目组建攻关小组,构建权责清晰的“两级四层”管理体系。

浐灞河隧道开通

  针对现场安全、质量、效率等“卡脖子”问题,围绕“科研攻关、QC质量管理、BIM技术应用、工艺工法开发、四新技术应用”五大方向集中发力,推动科技创新与施工生产深度融合;同时通过创办内部科技创新刊物、汇编优秀成果案例,实现创新知识资产的管理与传承。此外,公司还定期召开技术工作例会、组织技术比武、编撰《科技创新季刊》,系统推进技术总结、能力提升与内部知识共享。公司技术创新团队编制《BIM技术在铁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标准》《房建项目BIM模型交付规范》等8项企业标准,其中部分标准被纳入中铁一局技术管理体系,为行业BIM技术标准化应用提供了参考。

  建立健全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公司研发投入占年产值比例达1.3%且稳步提升。在稳定投入支撑下,公司累计申报中国中铁重大专项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1项,承担中铁一局重点课题5项、引导课题4项,课题过程管控严格有效,为技术攻关提供了充足资金保障。

  创新成果丰硕,核心实力彰显

  多年来,公司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在重大项目建设中实现全生命周期BIM技术深度应用,累计斩获“创新杯”“龙图杯”等国家级BIM技术奖项7项、省部级BIM应用成果奖17项、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累计申报省部级工法11项、参编行业标准1项,推广工艺工法标准化应用500余项;共完成7项成果转化,累计创效3千余万元,实现了创新价值落地。

荣誉墙

  公司参建的项目获得了行业的高度认可。参建的中铁阅湖项目获“陕西省智能建造示范工程”,沪宁合项目获“工程建设质量信得过班组”“中国钢构协会科技一等奖”,这不仅是对公司建设品质与创新实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公司在智能建造、绿色发展、质量管控与科技创新领域深耕不辍的生动见证。

成渝项目西彭区间路基

  驱动效益提升,深化数智应用

  依托完善的创新体系,公司以技术突破驱动效益增长,在关键领域频频打破技术壁垒。

  在技术攻关方面,公司在各项目广泛应用BIM等数字技术,推广先进工艺工法,开展数智化管理及QC活动,探索“四新”技术并深化产学研合作,成功攻克跨繁忙干线高位转体桥施工、邻近铁路营业线高路堑数智化施工、超窄净距隧道下穿、铁路站场高填方路基强夯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通过参建沪宁合高铁、成渝铁路改造、重黔铁路、兰新线隧道增设明洞应急工程等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重点工程,逐步形成以铁路站场与货场工程为核心、市政上跨下穿工程为优势、水利水电为战略增长点,铁路、房建、市政多专业协同发展的综合核心竞争力。

  在具体项目实施中,创新成果的应用成效显著:在灞河隧道工程施工时,将光纤传感与BIM技术创新融合,建立全断面实时监测网络,以0.1毫米级精度实现地层沉降控制,较行业标准提升40%。首创“冻结帷幕+智能注浆”工法,打造数字化防渗屏障,实现隧道贯通零渗漏,树立行业标杆。成渝铁路项目中,研发国内首个铁路边坡“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借助北斗定位与遥感技术穿透植被监测山体位移,提前14天预警滑坡风险;同时创新应用无人挖掘系统和3D打印生态护坡,实现施工效率提升3倍与生态修复的双重效益。沪宁合项目进场2年多,已有30余项“小改小革”成果,连续梁自动喷淋养护设备、可拆卸电缆锚索、磁吸式走行刻度标尺等,获得皖赣公司的高度认可并在全线推广。13项技术措施在中铁一局连续梁挂篮施工中被积极推广应用。其中连续梁自动喷淋养护系统已被中铁一局刚性推广。

沪宁合项目部跨丰乐大道立交特大桥

  在数智化转型方面,公司深入推进BIM技术与应用要素融合,实现从设计到施工、运维的全过程延伸,通过数字模型与现场实际结合,减少施工误差与材料浪费,提升工程质量、验收通过率及生产效率;积极推进智能建造技术在多领域的探索与试点,打造一批具备数字化生产线和智能化管理的示范项目,示范项目覆盖率超30%,实现关键环节数字化监控与智能调度,显著提升管理效能。此外,公司还通过拓展实施路径、构建创新文化、加强人才培养与全员数字化意识培育,为企业数智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点击量:
】 ? 【 打印】 ? 【 关闭

版权所有 2006-2010???津ICP备09014080号 https://beian.miit.gov.cn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文林西路???电话:029-32870693???电子邮箱:xtjsbgs@126.com

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否则引起法律纠纷,我单位将保留相关权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新县| 泽库县| 皋兰县| 文登市| 文昌市| 金湖县| 内乡县| 额敏县| 奉新县| 永济市| 滦平县| 景东| 龙南县| 祁东县| 石棉县| 清水县| 叶城县| 台北县| 新晃| 兴宁市| 杭锦旗| 双流县| 连江县| 巴南区| 昌黎县| 永德县| 定兴县| 潞西市| 罗平县| 高陵县| 措美县| 中山市| 理塘县| 东源县| 承德县| 广州市| 灯塔市| 泸水县| 鹤岗市| 濮阳市| 聂拉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