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强荣获“咸阳市劳动模范”
11月11日,咸阳市召开第十三次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中铁一局铁建公司员工徐强荣获“咸阳市劳动模范”,并作为代表上台领奖。
徐强1999年从部队退役进入公司,成为一名国有企业的工人。他先后参加红乌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西安浐灞生态区灞河隧道工程、宝成铁路防洪病害整治应急工程、西成高铁隧道防护工程、咸阳市二厂路下穿隧道等项目的建设。他从铁路项目施工最基础的工作干起,数十年如一日,不断学习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逐渐成长为了一名懂技术、会管理、善创新的项目技术负责人。
在宝成铁路防洪病害整治应急工程施工期间,他沉着冷静、抽丝剥茧,将每一条可能影响施工工期和工程质量的问题细化分解。在制定好施工方案的同时,他带领技术人员每天奔袭于各个工点之间,现场盯控,及时协调解决施工技术难题,有效解决了点多线长难组织,时间紧、任务重,地势险峻、安全风险高等问题,最终如期完成施工任务。在西成客专防护工程(为运营高铁修建钢棚洞)施工期间,在无任何施工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他首创的《高铁既有线拼装式钢结构棚洞安装施工技术》《固定式上旋转动臂式起重机安装施工技术》,获两项工法专利,有效解决了高铁营业线大吨位吊装、高铁轨道吊、救援吊无法施工等难题,为国内高铁既有线施工积累了经验。咸阳市二厂路下穿陇海铁路隧道项目施工的最难点是箱涵下穿陇海铁路和徐兰高铁,陇海铁路双线线间距4.53米,顶进难度较大;且分别从徐兰高铁下及陇海铁路下对顶上下坡,对顶进过程中方向及高程要求极高。他带领项目技术团队,与设计院多次沟通方案,并结合相关数据,最终制定采用单线7组双线14组D型便梁架空陇海线路116米的专项施工方案,形成了安全的架空体系。由于线间距较小,为保证两线间可以同时安装2片D型梁,通过精心组织,按照铁路行车安全限界最小限值采用最低位架空方式,圆满完成线路架空任务。经过近一个多月的日夜奋战,“零误差”完成六个涵洞96米的双向顶进任务。通过多年努力,他已成为既有线施工领域的专家能手。他忠诚企业、爱岗敬业、踏实肯干、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品格和作风得到了广大职工的认可和好评。
表彰大会结束后,公司召开咸阳市第十三次劳动模范欢迎仪式暨劳模先进事迹分享座谈会。陕西省劳动模范、公司副总工程师成永锋、咸阳市劳动模范徐强应邀出席。公司工会主席、副总经理曹伟、总工程师杨继武及机关各部室、二厂路下穿铁路隧道项目部共40余人参加座谈。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听取了劳模故事,了解了劳模的成长经历和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有了更深的体会,大家也敞开心扉,谈了各自的感受和感悟。
杨继武对徐强身上所体现出的复转军人的优秀品质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曹伟在发言中提出:劳模精神是一个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体现,此次徐强荣获“咸阳市劳动模范”不仅是个人的荣誉、公司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公司全体职工精神的集中体现。他对公司劳模选树提出设想和展望,并对劳模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加强自身能力提升,发挥专业特长;二是带好团队、做好“传帮带”;三是做好宣传,在公司上下形成“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表彰大会现场(图片来源:咸阳发布)

徐强参加表彰大会

徐强在表彰大会现场
欢迎劳模载誉归来
欢迎仪式暨公司劳模先进事迹分享座谈会

